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科研实力 » 正文

章恩友

发布时间: 2022-03-30 15:42:15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我要评论()
摘要:

章恩友,1966年出生,中央司法警官学院院长,二级教授。1987年河南大学教育系本科毕业,1990年河南大学研究生毕业,心理学专业,教育学硕士。曾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监狱系统服刑人员心理矫治专家”、“河北省优秀青年教师”、“河北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主要学术兼职:中国心理学会法律心理学分会副会长,中国监狱工作协会理事、监狱法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育改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监狱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司法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组成员,司法部全国司法行政业务培训师资库教师,河北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

犯罪心理学,矫治心理学,警察心理健康;监狱学,矫正学;司法警官教育。

代表性科研项目

1.主持《循证矫正的理论与实践暴力犯矫正程序研究》,2012年度国家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专项任务项目。项目编号:12SFB5020

2.主持《罪犯心理矫治规范化运作研究》,2002年度国家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专项任务项目。项目编号:02SFB3002

3.主持《高职高专教育法律类专业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教育部2004年委托课题。教高司函【2004283号。

4.主持《监狱人民警察训练体系研究》,2010年度全国司法行政系统理论研究规划课题。项目编号:10GH2020

代表性科研成果

1.个人专著:《罪犯心理矫治》,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第一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司法警官院校“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

2.主编:《矫治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司法部重点建设学科核心教材。

3.主编:《罪犯改造心理学》,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监所管理专业本科教材。

4.主编:《犯罪心理学》,河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第一作者:《心理健康教育》,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全国监狱系统罪犯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6.第一作者:《中国监狱心理矫治规范化运作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4年版。

7.《循证矫正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监狱学刊》2013年第2期。

8.第一作者:《中国特色矫正学学科及其构建》,《中国司法》2013年第4期。

9.《罪犯矫正中的心理学价值》,《犯罪与改造研究》2013年第11期。

10.《罪犯心理矫治的实践与思考》,《中国监狱学刊》2011年第3期。

11.《罪犯矫正及其质量提升》,《中国监狱学刊》2010年第1期。

12.《关于监狱工作“首要标准”的思考》,《中国监狱学刊》2009年第2期。

13.《矫治心理学原论》,《中国监狱学刊》2008年第2期。

14.第一作者:《罪犯心理矫治工作中不规范现象剖析》,《犯罪与改造研究》2008年第4期。

15.《犯罪心理控制论》,《中国监狱学刊》2006年第5期。

获奖情况

1.个人专著《罪犯心理矫治》,2012年获得司法部“司法行政干部业务培训优秀教材”二等奖。

2.主持教育部委托课题《高职高专教育法律类专业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体系研究》,2013年获得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3.教学研究成果《高等法律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体系研究》,2013年获得第六届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4.论文《关于罪犯心理矫治几个重要问题的思考》,获得中国监狱学会20012002年度优秀论文三等奖。

成果简介

一、《罪犯心理矫治》简介

《罪犯心理矫治》是作者在该领域10余年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现,是在作者先后出版的《罪犯心理矫治技术》(2002年)、《罪犯心理矫治基本原理》(2004年)、《中国监狱心理矫治规范化运作研究》(2004年)等著作的基础上,经过不断修订完善而来的。

本书系统反映了我国罪犯心理矫治最新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成果,作者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我国监狱改造罪犯的实践为依据,阐述了罪犯心理矫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方法和技术,在吸收、借鉴国外该领域的先进理论和有益经验,继承新中国教育改造罪犯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引用了我国近年来罪犯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对罪犯心理矫治的内涵、性质、定位、运行模式、作用机理等问题,阐述了作者自己的观点。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罪犯心理矫治的产生和发展;罪犯心理矫治的学科基础;罪犯心理矫治的体系与实施;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罪犯心理评估;罪犯心理咨询;罪犯心理治疗;罪犯心理预测;对罪犯主要症状的心理矫治;常规改造工作的心理学应用;罪犯心理矫治效果评估;罪犯心理矫治的规范化;矫治工作者的职业素质与培养,等。

由于本书的系统性、操作性、前沿性等特点,得到全国监狱系统和相关政法院校特别是司法警官院校的广泛应用和高度评价,已成为相关院校监狱学、刑事执行等专业的骨干教材。先后被列入全国司法警官院校“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2012年被教育部评为第一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被司法部评为“司法行政干部业务培训优秀教材”。

二、《犯罪心理学》简介

本书是作者基于新形势下司法警官院校犯罪心理学课程教学的需要组织编写的一部高校教材,2011年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与以往的犯罪心理学教材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兼顾了知识的守恒与创新。一方面将犯罪心理学领域多年来形成的基本概念、成熟理论进行重点阐释;另一方面,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犯罪心理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在教材中,比如有关犯罪心理学未来发展的研究,犯罪心理研究方法的最新趋势,关于当前社会影响较大的一些犯罪类型的研究,还有犯罪心理应用技术的最新成果等。第二,不求全面,但求需要。本教材并没有对犯罪心理学领域各方面的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而是立足于两方面的需要:一是满足司法警官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为学生了解、认识当前的犯罪现象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二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读者了解当前最受关注的犯罪现象及其心理机制提供参考。第三,突出知识的应用性。本教材在阐释犯罪心理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突出介绍了犯罪心理研究在司法实践中的广泛应用。除了在各章节内容中通过案例形式揭示原理之外,还在教材的后三章专门介绍了当前犯罪心理技术的最新应用,即犯罪心理痕迹在现场重建中的应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等。

本书内容安排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篇,第一章至第六章;第二部分是现象篇,第七章至第十三章;第三部分是应用篇,第十四章至第十六章。

三、《高等法律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简介

本书是作者主持完成的教育部委托项目的最终成果,2009年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此后在全国相关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广泛应用,受到较高的评价。2013年获得教育部组织的“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获得第六届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综合研究报告;现状及问题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教学内容研究;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主要创新和学术价值表现为:

1.形成了对法律职业教育特征的基本认识。一是法律职业教育具有同社会法律职业发展方向和水平相一致的耦合性;二是法律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以技能为核心、注重实用和鼓励创新的多维性;三是法律职业教育培养方式具有面向行业领域、面向社会和面向现代化的开放性;四是法律职业教育具有学历教育、职业发展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统一性。

2.对法律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一是国家在宏观上对法律职业教育缺乏有效指导和有力调控;二是办学定位不准,层次不统一,专业设置也比较乱,造成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法律职业需求脱节;三是社会与学校之间缺少良性互动,工学结合不够紧密;四是政府及行业的支持力度有限,缺乏有效的政策环境、制度体系和监督机制;五是开展法律职业教育的院校条件有限,人才培养缺乏特色。

3.对进一步发展法律职业教育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一是实行专业化方向和法律职业人才培养相统一的战略,统一职业资格考试制度;二是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和职业可持续发展发展战略,将法律职业人才规格统一为大专和本科层次;三是实行“精英式”教育,优化培养模式,强化培养过程,严格控制专业规模,建立质量保障制度;四是建立实践教学的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行“双师制”的教育训练体制。

本成果的研究具有实证性、专业性和创新性,研究的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说服力,相关对策建议也具有可操作性,对于各相关院校的教学改革尤其是制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强化专业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作用。有些研究成果已经在课题组成员所在院校得到验证。课题在专业设计、课程体系构建和实践教学手段的探索等方面见解独到,对于相关政策的制定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填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翟中东

CopyRight @ 2014-2024 版权所有: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七一中路103号  邮编:071000